为了加强我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(以下简称研究生)的培养工作,规范和优化培养过程,进一步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》,结合我院具体情况,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。
一、培养目标
1.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;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,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,热爱祖国,遵纪守法;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,恪守学术道德,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,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。
2.在本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、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;具有从事科学研究、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。
3.能够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领域有关文献资料,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。
4.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。
二、研究方向
专业及研究方向:
专业 |
研究方向 |
控制科学与工程 |
复杂生产过程控制技术 |
工业物联网 |
|
冶金行业信息化和仿真 |
|
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|
|
电气工程 |
大功率交流电机调速系统 |
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|
|
交流伺服电机及控制技术 |
|
大容量交直交变流理论及工程应用技术 |
三、培养方式
1.实行导师负责制,或由指导小组集体培养。
2.采用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,使硕士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,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并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。
四、学习年限
我院硕士生学制为3年,其中课程学习1年,论文工作2年。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。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且成绩优异者,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毕业。
五、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
1.研究生修读的课程分为学位课(含公共学位课、专业学位课)和非学位课(含公共选修课、专业选修课)。
2.申请硕士学位前,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。学位课的学分不低于18学分,其中公共学位课6学分,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2学分;非学位课中公共选修课不低于3学分。
3.公共学位课包括政治理论课和硕士学位英语。专业学位课从学科基础课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选定。
4.公共选修课含社会科学、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课程,专业选修课(除学位课和公共选修课之外的其它课程)从学科基础课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、讨论课和学科综合课等课程中选定,还应考虑交叉学科、边缘学科、学科进展和学科综合等内容。
5.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必须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,成绩合格,方可参加论文答辩。研究生一学期2门学位课程考试不及格,或有一门学位课程考试不及格经补考后仍不及格者,应予退学。
六、必修环节
1.开题报告
(1)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,结合专业研究方向,查阅文献资料,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,尽早确定课题方向,完成论文选题。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实用价值。选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:课题的意义,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,论文的基本构思,研究方法,计划进度,预期目标,主要参考资料等。
(2)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、不迟于第四学期完成论文开题报告,必须以书面和讲述(开题报告论证会)两种方式,就论文选题做报告。开题报告由相关学科至少三位副教授级以上职称的专家评议,通过后报研究生办公室备案。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,择期重新进行开题报告。开题报告未通过的研究生不得进入中期考核环节。
2.中期考核
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、不迟于第五学期完成中期考核,必须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,做论文研究中期进展报告。报告会须有二至三名副教授级以上的同行专家参加,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以及设计方案、初步结论的正确性,对工作态度、论文完成的可能性等进行交流、分析审查。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指导性建议。中期报告报研究生办公室备案。中期报告未获通过者,择期重新进行。中期报告未通过的研究生不得进入毕业答辩环节。
3.发表学术论文
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,应以第一作者身份(如果是第二作者,其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)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或国外正式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1篇或者1篇以上与硕士论文研究工作有关的学术论文(包括已被采用即将公开发表的论文),在学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,其署名单位是开云网页版。
研究生提交一份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已受理的发明专利(在发明人中排序前三名),等同于发表1篇论文。同一份发明专利不能为2个及以上的研究生共用。
七、学位论文要求
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,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,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。
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,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,论文中引用的内容必须注明出处。在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,导师要严格把关,避免出现技术上、内容上、文字上的谬误。
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,反映作者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;论文理论部分,概念清晰,分析严谨;论文实验部分,数据真实可靠,计算结果正确。论文写作、印刷符合我院规范性要求,详见《开云网页版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》。
八、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
硕士学位论文评审、答辩以及硕士学位授予按《开云网页版学位授予工作细则》执行。
九、其他
研究生提交开题报告与中期报告的时间间隔、中期报告与毕业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4个月。
本培养方案于2021 年 6 月修订,自 2021 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起开始实施,解释权归人教部研究生办公室。